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社会法律
陌生人社会并非冷漠无情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25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生活在都市的你我,大概都是“不知邻居何人”之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早已对此习以为常,但当这份报告以书面方式呈现时,仍不免让许多人心生感叹:中国已经进入陌生人社会了。
  一提及陌生人社会,在公众的固有逻辑中,大多与冷漠、无情相关。既有的意识,刻板化了这种印象,对陌生人社会,便有了本能的排斥。在中国,很多人还是喜欢乡村那般和睦共处的邻里关系,习惯和邻居亲密往来,沉醉于邻里之间的温情中。所以,突然接触到陌生人社会这个现状,难免有些焦虑与不安。
  事实上,陌生人社会从来都不是冷漠与无情的写照,而是社会进步的产物。诞生陌生人社会的必要条件是:人员流动变多、多数人开始与素未相识的陌生人交往、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等等。这些因素,使得我们即便不认识邻居,需要帮助时,也有人帮助;面对困难时,也有人撑腰。这是公共服务完善的一种写照,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迹象。
  真正的陌生人社会,之所以能够取代熟人社会,其完善的法制与公共服务不可或缺,而这些,也是构建陌生人社会的核心要素。劳伦斯·弗里德曼曾在《美国法简史》中阐述陌生人社会:现代社会有一个较简单社会中几乎完全没有的特征——依赖陌生人。陌生人扑灭我们的火灾,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弗里德曼描述的内容很多,无一不是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与完善的一种写照。
  的确,我们习惯于熟人社会,但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各有利弊。熟人社会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安全感,却往往也沦为关系学、走后门之说走红的通道;而陌生人社会尽管给不了传统的人情温暖,却同样能带给我们需要的社会服务。进入陌生人社会,是我们目前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现实境况,而如何寻找到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中的最佳平衡点,也是当前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故而,“不知邻居是谁”的调查报告,我们无需站在陌生人社会的角度过度担忧。毕竟,陌生人社会从来都不是洪水猛兽。只有正视之,且人人参与,才可能早日进入我们理想的成熟社会。

查看原文
    1. 从“2400万个信任”说起
    2. 陌生人社会更需要雷锋精神
    3. 陌生人社会运行之“双翼”
    4. 积极构建陌生人社会的运行秩序
    5. 陌生人社会的政治图景
    6. 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
    7. 雷锋精神帮我们重建社会信任
    8. 张永谊:从“熟人社会”走向“法治社会”
    9. 走出“熟人社会”,我们如何去信任
    10. 网络时代,价值观如何被塑造——浅谈网络时代的价值观(上)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