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文化教育科技
提高文化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7/03    来源:光明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文化产品的质量代表着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水平,影响着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成效。人民需要优秀的文化产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重要精神,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文化产品质量。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文化产品是人们精神生产活动的成果,是融知识、思想、文化、技术、娱乐等于一体的产品,具有知识教育、思想启迪、文化传承、道德培育等功能,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这就要求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必须坚持正确导向,也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思想内涵,不断增加文化产品的知识含量,充分发挥文化产品的各种功能,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当前,尤其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学习党的文化方针政策,坚定文化产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立场,牢牢把握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正确方向。
  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继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繁荣的两个重要途径。文化产品的不断丰富,文化产品质量的提高,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不善于继承,创新就失去了基础;不善于创新,继承就缺乏活力。古今中外,闻名于世的文艺大师、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结果。不朽的文化经典作品往往既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既延续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又创造出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当前,面对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新期待、新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力推进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观念、内容、风格等的创新,既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积极汲取世界其他优秀文化成果,努力创作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增强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化工作者既面临可以大有作为的难得机遇,又面临更加复杂多样的考验。有的人耐不住寂寞、经不住诱惑,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出现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甚至以不正当或违法手段生产和传播文化产品获取利益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文化产品的质量。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文化工作者在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中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首先,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等优良作风,努力追求德艺双馨,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其次,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保持对文化的尊崇和敬畏,努力使创作、生产和传播的文化产品能够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意愿,能够给人以教育启发和美感享受,能够鼓舞人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再次,进一步深入群众。文化产品唯有反映人民心声,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才能具有生命力和先进性,也才能实现社会效益。文化工作者应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增强对国情的了解,增加在基层的体验,增进同群众的感情。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董立人)
  [责任编辑:刘冰雅]

查看原文
    1. 文化产品最重要的是质
    2. 文化产品要有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
    3. 发挥美对文化产业的引领作用
    4. 提升消费原动力
    5. 文化消费如何补齐短板?
    6. 创新文化产品供给
    7. 3万亿文化消费缺口怎么补
    8. 激活文化消费 北京应带什么头?
    9. 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四点思考
    10.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指南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